夏末秋初,农贸市场里总能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 —— 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花生正悄然上市。这种被民间称作 “落花生” 的干果,不仅有着 “长寿果” 的美誉,更是藏着不少养生奥秘。近日,多位营养师在科普分享中提到,花生虽常见,但其营养密度远超很多人的认知,长期适量食用,还能为身体带来诸多惊喜益处。

花生的特别之处,从生长方式便可见一斑。与多数果实挂在枝头不同,它的花落后,花柄会逐渐伸长,钻入土壤中慢慢膨大,最终形成饱满的荚果,因此才有了 “落花生” 这个形象的名字。新鲜采收的花生,外壳带着湿润的泥土,轻轻剥开,粉嫩的果仁裹着一层淡红色的种皮,用手一掐,清甜的汁水便会溢出,无论是生吃还是简单烹饪,都能让人尝到最本真的鲜香。
从营养成分来看,花生堪称 “微型营养库”。它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含量高达 25%-35%,且包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的含量在各类干果中尤为突出,这种氨基酸对身体代谢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花生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B 族维生素、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就连常被人们忽略的花生红衣,也藏着不少营养宝藏。
常吃花生,4 大益处悄悄 “找上门”
1. 呵护血管,助力心血管健康
现代研究发现,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量的 50% 以上。这种脂肪酸就像 “血管清道夫”,能帮助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减少坏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同时,花生中含有的白藜芦醇、植物固醇等成分,也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2. 稳定血糖,告别血糖 “过山车”
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花生也是不错的零食选择。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延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帮助维持血糖稳定。有研究表明,在早餐中加入一小把花生,能让饱腹感更持久,还能减少上午的饥饿感,避免因过度饥饿而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间接帮助控制血糖波动。
3. 养护肠胃,改善消化功能
花生红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成分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刺激性食物对胃肠黏膜的损伤,对于肠胃功能较弱、容易消化不良的人来说,适量吃些花生(尤其是煮软的花生),能起到一定的养胃作用。不过要注意,花生的红衣虽好,但消化能力极差的人可以选择去掉红衣食用,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4. 抗氧化抗衰,留住年轻状态
花生中的维生素 E 是公认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此外,花生中的白藜芦醇不仅对心血管有益,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帮助改善皮肤状态,减少皱纹生成。长期适量食用花生,搭配均衡饮食,能让身体由内而外保持活力。
花生这样吃,营养又美味
了解了花生的诸多益处,不少人肯定想知道,花生怎么吃才能既保留营养,又不单调?其实花生的吃法多样,无论是简单的水煮,还是创意十足的搭配,都能让人吃得开心又健康。
经典做法:水煮花生(升级版)
传统的水煮花生只需要盐、花椒、八角,但想要更入味、营养更丰富,不妨试试这个升级版做法。
- 第一步:处理花生。新鲜花生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泥土,然后用剪刀剪掉花生两端的尖角(这样更容易入味,也方便剥壳)。如果喜欢带点嚼劲的口感,可以不用剪,但浸泡和煮制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 第二步:浸泡入味。将处理好的花生放入盆中,加入没过花生 2 厘米的清水,然后放入 40 克食盐、一小把花椒、3-4 个八角、2 片香叶、1 小块桂皮(喜欢吃辣的可以加几个干辣椒),搅拌均匀后浸泡 8-10 小时。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用温水浸泡,缩短浸泡时间,但口感会稍差一些。
- 第三步:煮制焖熟。将浸泡好的花生连同汤汁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5-30 分钟(根据花生的老嫩程度调整时间,新鲜嫩花生煮 20 分钟左右即可,老花生则需要煮 30 分钟以上)。煮好后不要立即捞出,继续在汤汁中焖 30 分钟,让花生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这样吃起来才会咸香入味,越嚼越香。
创意吃法:花生红枣小米粥
花生不仅可以当零食,还能作为食材加入到主食中,比如这款花生红枣小米粥,就特别适合早餐或晚餐食用,暖胃又营养。
- 食材准备:新鲜花生 50 克(去皮或带皮均可)、红枣 5-6 颗(去核)、小米 50 克、大米 30 克、枸杞 10 克、冰糖适量。
- 制作步骤:先将花生洗净,用清水浸泡 1 小时;小米和大米洗净,浸泡 30 分钟;红枣去核切块,枸杞洗净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浸泡好的花生、小米、大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然后加入红枣块和枸杞,继续煮 15 分钟,最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融化即可。这款粥口感软糯香甜,花生的清香与红枣的甜味完美融合,不仅易消化,还能补充能量,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群。
健康零食:烤花生(无油版)
如果不喜欢水煮的口感,又担心油炸花生过于油腻,不妨试试无油烤花生。
- 做法:新鲜花生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烤盘,均匀铺开,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上下火 180℃烤 20-25 分钟。烤的过程中要每隔 5 分钟翻动一次,避免烤焦。烤好后取出,撒上少许盐或黑胡椒(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放凉后密封保存,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当零食,酥脆可口,又不用担心摄入过多油脂。
吃花生有讲究,这些禁忌要牢记
虽然花生营养丰富、好处多多,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而且食用时也有不少注意事项,只有正确吃花生,才能发挥它的养生功效。
食用量要控制,避免过量摄入
花生虽然营养密度高,但热量和脂肪含量也不低(脂肪含量约 50%),过量食用容易导致热量超标,引发肥胖。营养师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花生的量控制在一小把(约 10-15 颗,重量约 20-30 克)即可,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这些人群要少吃或不吃花生
- 慢性肾病患者:花生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小球过滤功能减弱,无法及时代谢过多的蛋白质,过量食用花生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 高血脂患者:花生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虽然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但总脂肪摄入量仍需控制。高血脂患者如果想吃花生,一定要严格控制食用量,每天不超过 5 颗,且要相应减少其他油脂的摄入。
- 对花生过敏的人群:花生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对花生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这类人群应绝对禁止食用花生及花生制品。
- 消化功能极差的人群:花生中的膳食纤维和脂肪含量较高,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如患有严重胃炎、胃溃疡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这类人群尽量少吃或不吃,若想吃,可选择将花生煮得非常软烂,或制成花生酱少量食用。
食用花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食用霉变花生:花生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霉变。黄曲霉素具有较强的毒性,长期食用霉变花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甚至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因此,在购买和食用花生时,要注意观察,若发现花生外壳有破损、果仁颜色发黄或发暗、有异味,应立即丢弃,不要食用。
- 不要空腹大量食用花生: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空腹大量食用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注意避免空腹吃花生。
夏末秋初的花生,承载着自然的馈赠,也藏着满满的养生智慧。无论是作为零食解馋,还是作为食材点缀餐桌,适量食用花生都能为我们的健康加分。但同时也要记住,花生虽好,却不是人人皆宜,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让这颗 “长寿果” 真正发挥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