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理想汽车法务部的一纸声明打破了新能源汽车圈的平静。这份直指 “多家自媒体恶意造谣” 的公告中,账号 “25 度考场” 成为首个被点名的对象 —— 其 9 月 16 日发布的《理想不理想,拥有最低风阻的理想 i8 续航多少》视频,被指通过 “隐瞒操作、剪裁过程” 制造虚假结论,对理想 i8 实施恶意贬损。

“已全面固定证据并依法提起诉讼” 的表述,彰显了理想汽车的强硬态度。这并非车企首次与自媒体对簿公堂,但在六部门联合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的关键节点,此次诉讼被业内视为 “标志性反击”。理想汽车在声明中特别援引《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强调涉案行为已触碰 “虚假或不规范测评” 的整治红线。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9 月 10 日发布的《通知》,专项行动将重点打击三类乱象,其中 “以测评名义非法牟利”“恶意诋毁攻击竞争对手” 赫然在列。通知明确要求 “依法依约关闭并公开曝光一批违规账号”,并深挖背后公关公司等利益链条。理想汽车的诉讼行动,恰与政策导向形成呼应。
数据溯源:理想 i8 的续航真相与技术底气
自媒体 “25 度考场” 的争议核心围绕理想 i8 续航展开,而官方数据与权威实测共同构建起反驳虚假测评的技术防线。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SUV,理想 i8 搭载 97.8kWh 三元锂 5C 超充电池,CLTC 续航标定为 720km,这一数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多重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
其核心技术支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自研碳化硅电驱动系统,通过全栈自研的功率芯片优化能耗,相较行业标准降低 23% 能量损耗,直接提升 30 公里续航;二是 0.218cd 的全球量产 SUV 超低风阻系数,配合主动进气格栅等空气动力学设计,大幅减少行驶阻力;三是 “双呼吸” 热管理系统,可智能切换冷却模式确保电池始终在最佳温度工作,避免极端工况下的续航衰减。
权威实测更印证了续航数据的真实性。在北京五环模拟城市工况测试中,理想 i8 跑出 668.4 公里成绩,续航达成率 92.8%;即便在 “暴雨 + 120km/h 高速 + 满载 + 运动模式” 的地狱级测试中,仍斩获续航与电耗双料第一。对比同级别车型 17-20kWh 的百公里能耗,理想 i8 14.8kWh 的最低能耗表现堪称亮眼。这些数据与 “25 度考场” 通过剪裁画面得出的结论形成鲜明反差,暴露了其测评的不客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 i8 的补能能力进一步消解了续航焦虑。依托 3000 站超充站、16000 根超充桩的全国网络,其 “充电 10 分钟增加 500 公里” 的 5C 超充技术已实现落地,配合 “10 分钟充电生活圈” 的布局,构成了 “续航 + 补能” 的双重保障。
行业反思:测评乱象的生存土壤与整治破局
理想汽车的诉讼背后,是汽车测评行业长期存在的 “灰色生态”。正如长城汽车 300 万索赔案揭示的行业痛点:部分自媒体以 “车评大神” 自居,通过 “极限工况测试 + 选择性呈现”“局部问题扩大化” 等手段制造爆点,在 “流量变现” 模式下实现非法牟利。
这类乱象的危害具有传导性:对消费者而言,虚假测评干扰购车决策,中华网案例显示,某 150 万粉丝博主因使用 “史上最垃圾” 等侮辱性词汇评价产品,最终被判名誉侵权赔偿;对企业而言,研发投入可能因不实言论付诸东流,理想 i8 从碳化硅芯片到超充网络的技术积累,险些被一条剪辑视频歪曲;对行业而言,恶意竞争破坏创新环境,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部门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为破解乱象提供了政策支撑。通知要求网络平台健全 “投诉举报 + 争议标签 + 辟谣关联” 功能,同时引导企业主动举报线索。理想汽车的证据固定与诉讼行动,正是企业层面响应整治的具体实践。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件的关键在于区分 “合理批评” 与 “恶意诋毁”—— 若测评未披露测试条件、刻意剪裁过程,即便以 “客观评测” 为名,仍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未来展望:构建健康的汽车舆论生态
此次理想汽车起诉自媒体事件,或将成为汽车行业舆论环境净化的 “催化剂”。对自媒体而言,需重新确立评测边界:正如懂车帝评论所言,“相同路况下测出真实油耗与官方标称的差异并公开过程,是有价值的监督;但用极限地板油开出高油耗就骂‘油老虎’,则涉嫌抹黑”。专业测评应回归 “数据透明、过程公开、结论客观” 的本质,而非沦为流量工具。
对车企而言,除了依法维权,更需以技术实力和透明测试建立信任。理想汽车公开的多维实测数据、技术解析,以及对老车主免费升级 VLA 司机大模型的举措,都展现了以实力应对质疑的正确姿态。对监管部门与平台而言,需形成整治合力:前者深挖 “黑公关” 产业链,后者强化 AI 甄别管控,才能从源头遏制虚假内容传播。
从更长远看,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康的舆论土壤。当测评回归客观、竞争回归理性,企业才能将更多精力投入技术创新,消费者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决策参考。理想汽车的这场诉讼,不仅是为自身产品正名,更是对行业生态的一次正向重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