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中央气象台持续拉响台风红色预警:今年第 18 号台风 “桦加沙” 已以 17 级以上(62 米 / 秒)的超强台风级别持续肆虐超 40 小时,成为 2025 年全球最强台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指出,该台风路径与去年超强破坏力的 “摩羯” 相似,预计 24 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惠州至海南文昌一带登陆,最大可能直击阳江附近,登陆强度可达 14-16 级,威力与 “山竹”“彩虹” 相当。

受其影响,深圳将遭遇狂风巨浪与特大暴雨。深圳市政府于 9 月 23 日发布 1 号紧急动员令:18 时起启动防台风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全市实行 “五停”——14 时起停工、停业、停市,20 时起全面停运,22 日晚已启动停课措施。这是继 2023 年台风 “苏拉” 后,深圳再次启动最高级别应急管控,所有室内避险场所全面开放,应急队伍 24 小时待命。
高速全封 + 柔性执法,交通管控精准施策
针对台风威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紧急通告:9 月 23 日 20 时起,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含免费路段)全面停运,收费站入口实施刚性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驶入。已在高速行驶的车辆须于 20 时前通过就近出口驶离,违者将面临强制分流。交警部门解释,此举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条,属极端天气下的法定管控措施。
在严格管控的同时,政策彰显人文温度。深圳交警明确,台风降雨期间,三类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因积水借道行驶、违反标志标线变更车道、为避险临时停放车辆。这一 “柔性执法” 举措既规避了避险与违法的矛盾,也为驾驶员预留了应急处置空间。
避险指南:车辆防护与行车安全全攻略
一、停车避险 “三远离”
- 远离低洼区域:深圳福田红树林、南山后海等片区历史上易积水,车辆切勿停放地库或涵洞,建议选择高地停车场。2023 年 “苏拉” 期间,深圳有超 200 辆汽车因停在地库被淹报废。
- 远离高空隐患:远离大树、广告牌、电线杆及老旧建筑,台风天风荷载可轻易掀翻广告牌,去年 “摩羯” 曾刮倒深圳湾多块大型户外广告板。
- 远离沿海地带:深圳湾、蛇口等沿海区域将出现 4-6 米巨浪,车辆需撤离至距离海岸线 1 公里以上区域。
二、行车应急 “三原则”
- 涉水前 “先观察”:积水超轮胎一半(约 30 厘米)绝不可通行,若路面出现漩涡,可能是井盖缺失,需立即绕行。
- 涉水时 “稳通过”:挂低速挡匀速直行,不停车、不换挡,自动挡切换至 S 挡增强动力,避免积水倒灌发动机。
- 遇险后 “快撤离”:车辆熄火或漂浮时,立即砸窗弃车,优先从天窗逃生,切勿贪恋财物。2024 年广州台风期间,有驾驶员因延误撤离导致身亡。
三、车辆检查 “三重点”
- 轮胎与灯光:确保胎纹深度≥1.6 毫米,胎压处于标准范围;测试雨刮器与雾灯,暴雨中需开启近光灯 + 前后雾灯(禁用远光灯)。
- 排水系统:清理车门底部、发动机舱排水孔,避免雨水渗入损坏电路。2023 年 “苏拉” 期间,超 30% 车辆故障源于排水孔堵塞。
- 应急装备:备好破窗器、救生衣、手电筒,建议购买涉水险,可覆盖 80% 的车辆进水维修成本。
城市保障:民生供给 “不断线”
“五停” 期间,深圳水电气供应、商超备货、医院急诊等民生保障全时段运转。市应急管理局透露,各大超市已提前备货 3 倍日常量,重点保障饮用水、方便面等物资;消防部门配备 200 余艘冲锋舟、500 台抽水机,组建 12 支应急突击队。市民可通过 “深圳应急管理” 公众号查询避险场所位置,或拨打 12345 获取实时帮助。
台风 “桦加沙” 的防御已进入决战阶段。深圳交警提醒,20 时停运后,非应急车辆上路将面临扣 3 分罚 200 元处罚。面对极端天气,唯有全民配合、科学避险,才能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