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齐鲁大地,药香千年。“鲁十味” 凝聚着山东道地药材的精华。2025 山东(长清)“扁鹊故里” 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即将开幕,健康山东云平台特别推出《中医生活化・一日一味》科普专栏,每日深入解读一味 “鲁十味” 道地药材,探寻其药性功效、历史渊源与现代应用,让中医药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助力中医生活化更好实现。

何为道地药材?
中药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医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人们常说 “药材好,药才好”,道地药材作为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历来受到医药各家高度关注,《本草经集注》有载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本草纲目》也有 “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的描述。中医传统处方上的 “川贝母”“怀山药”“浙贝母”“广藿香” 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著名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 “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鲁十味” 是什么?
齐鲁大地,膏壤千里,岱青海蓝,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拥有中药材资源 1500 余种,占全国中药材资源种类的 10% 以上。山东丰富的物产资源中孕育了很多优质的道地药材,目前山东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名录分别收录道地药材 80 种、特色药材 15 种。
为传承弘扬齐鲁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齐鲁中医药品牌,在山东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中又遴选出十味在全国知名度高、生产规模大、产业前景好的知名中药材品种,作为齐鲁中药特色品牌重点培育,建立了山东首个中药材公共品牌 “鲁十味”,包括:金银花、阿胶、丹参、西洋参、全蝎、蟾酥、黄芩、北沙参、瓜蒌、山楂。
当下正值季节交替,心脑血管养护尤为重要,丹参味苦性微寒,兼具活血与安神之效,既是临床要药也是日常养生佳品。本期就让我们相约本草,认识一下 “鲁十味” 之 “活血圣药”—— 丹参吧~
丹参的历史渊源:从泰山仙草到国药名片
丹参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其 “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这一记载奠定了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的药用基础,也让这味生长于山野的药材开始走进医家视野。
关于丹参的道地产区,《名医别录》早有明确定论:“生桐柏山及太山。五月采根,暴干。” 其中 “太山” 即今日山东泰山,泰山山脉及沂山、蒙山山脉的野生丹参自古便是优质药材的代表。到了清代,山东丹参种植已初具规模,从野生育为家种的技艺在民间代代相传。如今在日照市莒县库山乡,当地村民仍延续着百年种植传统,“这里的丹参产量大、质量好,最多的时候村里 80% 的人都在种植”,村民刘玉坤的话语道出了山东丹参种植的深厚根基。
在中医药史上,丹参素有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的美誉,意思是单独使用一味丹参,其活血养血功效可与经典方剂四物汤相媲美。古代交通不便时,优质丹参多作为贡品进献皇室,而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发展,这味千年药材已从皇室贡品变为百姓药箱中的常备之品,成为齐鲁中医药的闪亮名片。
道地密码:山东丹参的品质基因
“鲁十味” 榜单中明确记载:“丹参,全国种植面积第一,丹参酮 ⅡA、丹酚酸 B 含量高,品质最好。” 这份 “最好” 的背后,是山东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人工培育的双重加持。
产地优势:山水孕育的品质根基
山东中部山区的沙质壤土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利于丹参有效成分积累;泰山、沂蒙山区的地下水富含矿物质,为丹参生长提供了优质水源。现代检测证实,山东产丹参的丹参酮 ⅡA 含量普遍高于国家药典标准,丹酚酸 B 含量更是领先全国,这正是 “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的生动体现。
在莒县库山乡等核心产区,当地农民延续着 “不打农药、人工除草” 的传统种植方式,遵循丹参 3 年生长周期的自然规律,从源头保证药材品质。这种 “顺势而为” 的种植理念,让山东丹参始终保持着道地药材的纯正性。
采收加工:古法传承的品质保障
山东丹参的加工工艺传承千年,讲究 “五月采根,暴干” 的时令法则。采收后需经过去须、洗净、切片、晾晒等多道工序,其中 “趁鲜切片” 是山东特色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优质丹参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断面黄白色或黄褐色,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符合 “红根、紫皮、白肉” 的道地特征。
炮制技艺:让药效更贴合需求
丹参的炮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经过千年发展形成了多样技法。现代常用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生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生品长于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多用于胸痹心痛、心烦不眠等症。
- 酒丹参:取丹参片,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表面颜色加深,取出晾凉。酒制能增强丹参的活血通络作用,更适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症。
- 醋丹参:取丹参片,加入米醋拌匀,闷润至透,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醋制可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活血之力,多用于肝郁胁痛、癥瘕积聚等症。
山东作为丹参道地产区,其炮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多家医院的中药炮制室能根据临床需求进行临方炮制,确保药材药效精准发挥。
功效应用:从临床要药到养生佳品
丹参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是中医临床治疗血瘀证的核心药物,其应用场景贯穿古今。
经典应用:医籍中的药用智慧
历代医家对丹参的应用极为推崇:
- 《神农本草经》言其 “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指明其消积除胀的功效;
- 《名医别录》补充 “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拓展了其养血作用;
- 《本草纲目》则概括其 “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明确其活血通络的核心效能。
在临床中,丹参单用研末酒调服即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与三七、冰片合用可治胸痹心痛;与金银花、连翘配伍则能疗疮痈肿痛。现代中成药中,丹参更是核心成分,如麝香活血化瘀膏中,丹参作为臣药发挥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与三七、红花等配伍共奏活血化瘀之效。
现代研究:科学验证的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类和丹酚酸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黄酮类、甾醇类等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丹参多种药理作用:
- 改善心血管功能: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 调节血液循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 抗炎镇痛:对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
- 神经保护: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可改善失眠多梦等问题。
这些研究成果为丹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支撑,使其在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生活化用法:把丹参融入日常养生
丹参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性药材,日常应用简便多样,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日常养生方
- 丹参茶:取丹参片 5-10 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至味淡,具有活血化瘀、清心提神的功效,适用于久坐人群及血瘀体质者。
- 丹参山楂粥:丹参 10 克煎水取汁,加入大米 50 克、山楂 15 克同煮成粥,加少许冰糖调味。每日 1 次,能活血化瘀、消食化积,适合血脂偏高者。
- 丹参枸杞酒:丹参 200 克、枸杞 100 克,放入 500 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 15 天,每日饮 1 小杯(约 15 毫升)。可活血化瘀、滋补肝肾,适用于腰膝酸软、气血不畅者。
- 丹参炖鸡:丹参 15 克、土鸡半只,加入姜片、红枣共炖 1.5 小时,加盐调味。能补气活血、滋养身体,适合体质虚弱者。
中成药应用
市场上丹参类中成药品类繁多,常见的有:
-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 丹参舒心胶囊:主要成分为丹参提取物,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悸等。
-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组成,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症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
用药注意事项
- 丹参性微寒,且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月经期女性应慎用或遵医嘱;
-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加重不适;
- 丹参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同时服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 服用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
- 丹参及丹参制品需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慢性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后服用。
从泰山深处的野生仙草到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从皇室贡品到百姓养生佳品,山东丹参用千年传承与品质优势,诠释着 “道地药材” 的内涵。这味红色的药材,正以多样的形态融入日常生活,为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