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的遭遇,想必是不少 45 岁后女性的共同困扰:凌晨被潮热惊醒,枕头湿了大半;上班时明明没遇到烦心事,却忍不住对着文件发脾气;镜子里的自己,皮肤松垮得越来越明显,腰腹的赘肉像 “小游泳圈” 一样甩不掉。身边人总说 “更年期忍忍就过了”,可这种身心的双重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直到营养师张医师点破关键 —— 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体内黄体酮水平的 “断崖式下跌”。

对于女性而言,黄体酮就像 “内分泌的平衡阀”。它不仅支撑着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更在维持皮肤弹性、调节情绪、代谢脂肪、保护骨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一过 45 岁,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黄体酮的分泌量会大幅减少,就像原本运转顺畅的 “机器” 少了关键零件,一系列问题自然接踵而至:失眠多梦成了常态,情绪像 “过山车” 般起伏,皮肤胶原蛋白加速流失,甚至稍微动一动就感觉腰酸背痛 —— 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补充黄体酮,刻不容缓。
很多人会想到通过牛羊肉补充营养,可牛羊肉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消化吸收负担重,且对激素调节的作用微乎其微。其实,生活中有 4 种常见食物,自带 “植物黄体酮”,不仅营养密度不输牛羊肉,还能温和调节内分泌,帮女性优雅度过更年期。
大豆及其制品:厨房里的 “激素调节器”,日本人少潮热的秘密
提到植物黄体酮,大豆绝对是 “佼佼者”。它含有的大豆异黄酮,被称为 “天然植物雌激素”,最特别的是,它能根据人体激素水平 “双向调节”:当体内雌激素不足时,它能模拟雌激素的作用,弥补黄体酮的缺口;当雌激素过量时,又能抢占受体,避免激素失衡。这种 “智能调节” 的特性,让大豆成为更年期女性的 “守护神”。
张医师在咨询中常举这样的例子:日本女性更年期潮热的发生率仅为欧美女性的 1/3,关键就在于她们的日常饮食里,大豆制品从未缺席。早餐的味噌汤、午餐的豆腐沙拉、晚餐的纳豆,甚至下午茶的毛豆,都在悄悄为身体补充大豆异黄酮。
对于我们来说,把大豆制品融入饮食其实很简单。最基础的做法是早晚喝一杯现榨豆浆 —— 注意别买市售的含糖豆浆,自己用黄豆、黑豆搭配少量红枣、枸杞打磨,既能保留营养,又能增加风味。每周还可以安排 3-4 次大豆菜肴:比如香煎豆腐,用生抽、蚝油调味,外焦里嫩;或者做一道黄豆炖海带,黄豆提前泡发,和海带、姜片一起慢炖,不仅补黄体酮,还能补碘;喜欢清淡口味的,凉拌腐竹也是不错的选择,泡软的腐竹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淋上香油和醋,清爽又开胃。
不过要注意,大豆异黄酮的吸收需要搭配维生素 B6,所以吃豆制品时,可以搭配一些全麦面包、瘦肉或坚果,让营养吸收更高效。另外,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要避免食用大豆,缓解期可以少量吃一些豆制品,因为豆制品的嘌呤含量比干黄豆低很多。
葛根:《本草纲目》里的养颜宝,52 岁阿姨的 “逆龄秘诀”
说起葛根,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它能做葛根粉,但很少有人了解,它其实是 “植物黄体酮” 的 “加强版”。《本草纲目》中记载葛根 “性甘、辛、凉,归脾、胃经,能散郁火、生津止渴”,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葛根中的葛根素和异黄酮类物质,其植物雌激素活性比大豆异黄酮还要高,能更有效地调节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
52 岁的王女士就是葛根的受益者。两年前,她不仅被失眠困扰,脸色还蜡黄暗沉,连眉毛都显得没精神。听朋友说葛根粉有用,她开始每天早上用温水冲泡葛根粉,有时还会加一勺蜂蜜或几颗坚果。坚持半年后,她发现自己能一觉睡到天亮,脸色也红润了不少,连小区里的邻居都问她 “是不是偷偷做了美容”。
葛根的吃法其实不止葛根粉一种。除了冲泡,还可以用葛根块煲汤:比如葛根炖排骨,把葛根去皮切块,和焯水后的排骨、玉米、山药一起放进砂锅里,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小时,出锅前加盐调味,汤鲜味美,还能补气血;夏天天气热,还可以做葛根绿豆汤,葛根片、绿豆、冰糖一起煮,清热解暑又养颜。
需要注意的是,葛根性偏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女性,建议把葛根和生姜、红枣一起煮,中和寒性;另外,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要慎用葛根,因为其植物雌激素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最好咨询医生后再食用。
坚果种子:口袋里的 “营养宝库”,每天 30 克吃出好状态
很多人喜欢把坚果当零食,却不知道核桃、芝麻、亚麻籽这些坚果种子,也是补充黄体酮的 “好帮手”。它们富含的木酚素,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化合物,能促进体内黄体酮的分泌;同时,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 和欧米伽 – 3 脂肪酸 —— 维生素 E 能保护卵巢功能,延缓衰老,欧米伽 – 3 脂肪酸则能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帮女性摆脱更年期的 “情绪魔咒”。
不过,吃坚果种子也有讲究,不是越多越好。张医师建议,每天吃一小把(约 30 克)就够了,大概是 10 颗左右的核桃,或者一小把芝麻,再加上几颗杏仁。如果吃多了,反而会因为热量过高导致发胖,得不偿失。
怎么吃才能既营养又不单调呢?可以把多种坚果混合在一起,做成 “每日坚果包”,早上搭配酸奶吃,或者撒在燕麦粥里;亚麻籽因为外壳较硬,直接吃不易吸收,最好打成亚麻籽粉,加在沙拉酱里,或者拌在米饭、面条中;芝麻的吃法就更多了,除了做芝麻糊,还可以在炒菜时撒一把熟芝麻,或者把芝麻和面粉混合,做成芝麻饼,香酥可口。
这里要提醒大家,买坚果时尽量选原味的,避免盐焗、糖炒或油炸的,因为这些加工方式会增加坚果的钠含量和糖分,还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另外,亚麻籽粉开封后要密封冷藏,不然很容易氧化变质,失去营养。
桑葚:被忽略的 “补血养颜果”,10 颗干泡水解决更年期烦恼
说起补血养颜的水果,很多人会想到红枣、枸杞,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桑葚。其实,桑葚不仅味道酸甜可口,还是补充黄体酮的 “隐藏选手”。它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花青素和多种维生素 —— 白藜芦醇能促进雌激素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花青素是超强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则能提亮肤色,让皮肤更有光泽。
新鲜桑葚上市的季节,直接吃鲜果是最好的选择,每天吃 100 克左右(大概一小碗),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解馋。到了非旺季,桑葚干就是很好的替代品,每天早上取 10 颗左右的桑葚干,用温水冲泡,喝完水后把桑葚干也吃掉,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觉气血变足,脸色也更红润了。
桑葚的吃法还有很多创新。比如做桑葚酸奶,把新鲜桑葚洗净后压成果泥,拌在原味酸奶里,再撒上几颗坚果,健康又美味;或者做桑葚果酱,新鲜桑葚、冰糖、少量柠檬汁一起熬煮,冷却后装瓶,早上涂在面包上吃,方便又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桑葚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要适量食用;另外,桑葚性质偏寒,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不宜多吃,最好搭配生姜或红枣一起吃,中和寒性。
45 岁从来不是女性美丽的 “终点”,而是人生的 “新起点”。更年期的种种困扰,看似可怕,其实只要找对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就能轻松应对。比起难以消化的牛羊肉,这 4 种天然 “黄体酮食物” 更易获取、更易吸收,也更适合更年期女性的身体需求。
从今天开始,不妨把大豆制品端上餐桌,把葛根汤煮进砂锅,把坚果放进随身的口袋,把桑葚干泡进保温杯 —— 用简单的饮食改变,给自己一份由内而外的滋养。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失眠消失了,情绪平和了,皮肤紧致了,整个人都焕发着年轻的活力。毕竟,真正的优雅,从来不是对抗岁月,而是学会与岁月同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