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9 月 10 日,Neuralink 在 X 上发帖称全球已有 12 人接受了其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患者累计使用该设备达 2000 天,总使用时长超过 1.5 万小时。这一数据的公布,再次将脑机接口技术推向了公众的视野前沿。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它有望让我们用意念控制手机、在大脑里 “下载” 知识,甚至实现 “心灵感应”。然而,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进步,潜在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就像《攻壳机动队》中所描绘的那样,在脑机接口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黑客可能会通过系统漏洞入侵电子脑,窃取我们的记忆、篡改我们的想法,让我们的思想不再安全。
事实上,脑机接口系统面临的窃听风险并非空穴来风。2022 年,日本科学家就曾实现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监测大脑信号,并在一定程度上复现出受试者所看的图像。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信号是可以被监测和解读的,而如果这些信号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今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发明了一种给大脑的内心语言 “设置密码” 的方法,让我们的思想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 “保护罩”。
传统的脑机接口就像一个 “翻译官”,它通过建立单词范围表,记录使用者想象 “说” 出单词时大脑的电信号特征,来实现对大脑信号的解读。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想象自己说话不仅会让人感到疲惫,而且说话速度也远低于正常水平。于是,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另辟蹊径,决定直接 “偷听” 大脑的内心语言。
内心语言,也就是我们脑子里那个一直 “叨叨叨” 的小声音,在我们思考等行为中极为常见。科学家们发现,内心语言和实际说话有着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大脑电位特征,这意味着解码语音的脑机接口系统有可能解码内心语言。但这样一来,我们的内心秘密就有可能被脑机接口 “听” 到,该如何解决呢?答案就是设置 “密码”。
研究团队选用了一部英国儿童文学作品和改编电影的名称 “Chitty – Chitty – Bang – Bang” 作为 “口令”。他们采集了参与者多次在脑中默念这段词时的脑信号,然后用这些数据训练了一个专门的神经网络检测模块。这个模块能够精准识别 “Chitty – Chitty – Bang – Bang” 对应的神经特征。只有当系统检测到这一独特的神经活动模式后,才会 “解锁” 并开始解析之后的脑信号;而在没有密码时,系统就会保持 “静音” 状态,不会解码任何内容。在实时测试中,这个关键词检测的准确率高达 98.75%,效果非常可靠。
这一研究成果无疑是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大脑中的隐私信息,让我们在享受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必再担心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窃取或篡改。
当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技术的安全性、伦理道德问题等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将逐渐得到解决。
脑机接口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实现与他人的 “心灵感应”,能够用意念操控各种设备,甚至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云端。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思想是安全的。而斯坦福大学科学家们的这项研究,无疑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让我们期待脑机接口技术能够在 “咒语” 的守护下,朝着更加安全、可靠、有益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