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8 日,年仅 40 岁的云海肴创始人赵晗,因突发心梗,在昆明同仁医院遗憾离世。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餐饮界和创业圈激起千层浪,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
赵晗,这位来自云南的 85 后创业者,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 “滇味” 烙印。2004 年,他怀揣着梦想,踏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一段影响他一生的求学之旅。在人大的校园里,从大二开始,赵晗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炽热的种子 —— 开一家云南菜餐厅。这个想法在当时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切实际,身边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戴眼镜的瘦小伙能将其付诸实践,然而,赵晗内心的执念却从未动摇。
直到 2008 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人大读研究生的赵晗,遇到了同样准备创业的朱海琴,两人一拍即合。随后,赵晗又拉上了堂哥吕志韬以及同学户峰阳,四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怀揣着对云南美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决定放手一搏。他们将家人辛苦攒下的买房钱、结婚钱凑在一起,当作创业的启动资金,在北京后海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开出了第一家云海肴餐厅。
云海肴这个名字,蕴含着他们的初心与梦想。“云” 代表着家乡云南的美食,“海” 则是餐厅所在的后海,“肴” 寓意着佳肴,简单三个字,承载着他们将云南菜推广出去的美好愿景。为了还原最正宗的 “云南味”,赵晗对菜品品质要求极高,首店的厨师和服务员都是从云南专门请来的。四个合伙人也各展所长,赵晗统筹业务,朱海琴凭借企业管理经验搭建门店模型,吕志韬负责调制鸡尾酒,户峰阳则用一手美味的云南小锅米线为餐厅增添特色,直到今天,小锅米线依旧是云海肴的招牌菜品之一。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餐厅开业时,北京的初冬已至,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后海的水流仿佛也被寒冷凝固。彼时的云海肴,就像这寒冬中的一片孤叶,鲜有人问津。从开业到年关,店里每天平均亏损高达五六千元,这对于初次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赵晗和伙伴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顶着亏损,再开一家分店。他们坚信,首店的失利只是选址问题,云南菜这个方向绝没有错。赵晗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依旧熊熊燃烧,他誓言 “一定要打完最后一发子弹,流完最后一滴血,一条道走到黑,绝对不允许半途而废” 。
很快,第二家云海肴在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开业。赵晗对中关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专门为这家门店设计了广告标语:“北漂云南菜,漂回中关村”。此时的赵晗,就像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一心想要将家乡的味道扎根在北京这片土地上。幸运的是,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迎来了转机。当时,消费升级和地方菜兴起的趋势逐渐显现,线下 Shopping Mall 为了吸引客流,开始大力引进餐饮品牌。云海肴精准地抓住了这一机遇,明确了以购物中心为核心场景,打造 “让大众都能接受的高品质云南菜” 的发展思路。
自此,云海肴顺应商业地产扩张的大潮,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连锁化扩张。与当时的西贝、外婆家、绿茶等品牌一样,云海肴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2014 年,在获得红杉资本和聚霖资本的联合投资后,云海肴的门店数量加速增长。到了 2019 年,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出超过 100 家直营连锁餐厅,成为中国云南菜品牌连锁化的代表品牌之一。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云海肴仅在 2014 年获得过这一轮融资,且并未参与 2021 年的中餐融资热潮,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餐饮市场上的影响力与地位。
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赵晗在公众面前的露面次数却越来越少。2020 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整个餐饮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云海肴也未能幸免。门店销售额急剧下滑,赵晗在朋友圈感慨道:“下雪的时候不冷,化雪的时候更冷”。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云海肴做出了一个令人称赞的决策:门店暂停营业期间,超 400 位员工前往盒马 “上班”,由盒马支付相应劳务报酬,以此维持员工的正常生活。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云海肴员工的生计问题,还引发了众多餐饮品牌的学习与效仿,成为疫情期间餐饮行业互帮互助的一段佳话。
即便历经风雨,云海肴依然在市场中坚守。截至 2025 年 7 月,已在国内 29 座城市开设了 143 家门店,在海外新加坡也拥有 5 家门店。然而,随着品牌的发展壮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与火锅、川菜等易于标准化的菜系不同,云南菜因食材供给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大规模连锁化的难度更高。当云海肴的门店数量超过 140 家后,供应链管理问题开始频繁出现,近几年多次爆出食材储存不当等食品安全问题。2024 年,云海肴在新加坡为字节跳动提供餐饮服务时,因菜品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标,导致 100 多名字节跳动员工集体食物中毒。这是云海肴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品牌声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严重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
与此同时,餐饮市场的潮流也在不断变化。当下,以云南、贵州特色为代表的新 “山野风” 在餐饮品牌中悄然兴起。茶饮行业中,上山喝茶、去茶山等品牌崭露头角;在云南菜餐厅领域,以云贵 Bistro 餐厅为代表的精致云南菜迅速崛起,成为创新云南菜的重要分支,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云海肴这类传统云贵菜系。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云海肴在推动云南菜走向全国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许多消费者对云南菜的启蒙品牌,将云南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带到了全国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云南菜。而且,在众多云南菜品牌中,云海肴是为数不多成功实现连锁化的品牌,为云南菜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赵晗的离世,让无数人感到痛心与惋惜。一位创业者曾这样评价他:“性格温润,有礼貌又没有距离感,是非常儒雅的创业者。” 而事实上,在赵晗温润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炽热而又充满冒险精神的心。他的每一个决策,在当时看来,都像是一场豪赌。决定创业时,距离硕士毕业仅差一年,为了全身心投入创业,他放弃了学业,最终只拿到了结业证书。创业的原始资金中,有 30 万是父母辛苦攒下给他买房的钱。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赵晗坦言自己的离经叛道,他表示国学中的 “无用之用” 观念对他影响深远,让他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不按规矩出牌。正是这种敢于突破常规、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成就了云海肴的今天。
跳海酒馆创始人梁优与赵晗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曾在后海创业,都在中关村上过学,也都中途放弃学业选择创业。得知赵晗去世的消息后,梁优在朋友圈深情悼念:“本来还约着回昆明再一起喝酒,上次分别的时候,我给你弹了一首陈升的《20 岁的眼泪》,说是迟来的 40 岁生日祝福,那天月亮很亮,我家露台的银杏果结得正旺,没想到竟然是永别。感谢你带我看过的世界,你是一位好兄长、好前辈,我们也都在好多个夜晚讨论过彼此的理想、分担过彼此的痛苦…… 来世的冬樱花树下,我再给你弹琴唱歌。晗哥,晗哥,走好,走好。” 这些真挚的话语,不仅表达了梁优对赵晗的深切怀念,也让我们看到了赵晗在朋友心中的重要地位。
赵晗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热情与执着,为云南菜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就像一位勇敢的舞者,在餐饮行业的舞台上,跳出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精彩篇章。如今,赵晗虽已离去,但他所创立的云海肴,以及他对云南菜的热爱与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餐饮历史的长河中。愿他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能与美食相伴,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