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秋风渐起,气温逐渐下降,夏秋交替的季节里,中老年人的身体更容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秋季气候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脾胃功能减弱、津液亏损等问题频发,因此秋季饮食养生格外重要。

秋季饮食讲究 “润燥养脾、平补为宜”,既要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又要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很多中老年人在秋季仍延续夏季的饮食习惯,殊不知有些食材在此时食用,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入秋后中老年人要少碰的 2 种寒凉物,以及值得多吃的 3 种碱性菜,用简单的饮食调整,帮助大家安稳度过 “多事之秋”。
入秋少碰 2 种寒凉物,避免损伤脾胃、加重秋燥
(一)柿子:看似润肺,实则易伤脾胃
秋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口感清甜软糯,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欢吃。但柿子性凉,且含有大量的鞣酸,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中,鞣酸含量更高。中老年人脾胃功能本就减弱,过量食用柿子后,鞣酸容易与胃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易消化的 “胃柿石”,引发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胃部梗阻。
此外,柿子含糖量较高,中老年人若患有糖尿病,食用后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即使是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建议每次只吃一个成熟的柿子,且避免空腹食用,吃完后不要立即喝浓茶、吃高蛋白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二)螃蟹:鲜味虽浓,寒性难消
“秋风起,蟹脚痒”,秋季的螃蟹肉质肥美,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螃蟹属于典型的寒性食材,中老年人食用后,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手脚冰凉等症状。尤其是本身就有慢性肠胃炎、关节炎的中老年人,食用螃蟹后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旧疾。
如果实在想吃,中老年人也应控制食用量,每次只吃一只,且要选择新鲜的螃蟹,彻底蒸熟煮透,避免寄生虫感染。同时,搭配姜末、醋等温热调料,中和螃蟹的寒性,吃完后再喝一杯姜茶,帮助驱散寒气,保护脾胃。
常吃 3 种碱性菜,润燥养脾、温和滋补
秋季除了要避开寒凉食材,还应多吃一些性质温和、能滋阴润燥的碱性菜,帮助调节身体酸碱平衡,补充营养,改善秋燥带来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以下 3 种碱性菜,不仅是秋季时令食材,做法简单,还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一)山药:健脾养胃的 “秋季黄金菜”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肺、肾经,是秋季滋补的佳品。它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淀粉酶、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淀粉酶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减轻肠胃消化负担;膳食纤维则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秋季常见的便秘症状。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山药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帮助调节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黏液蛋白还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保护心血管健康。而且山药口感软糯,容易咀嚼和消化,即使是牙口不好的中老年人也能轻松食用。
推荐做法:
- 山药排骨汤:准备山药 500 克、排骨 300 克、玉米 1 根、胡萝卜 1 根、姜片 3 片。排骨洗净后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除血沫,捞出沥干;山药去皮切块,玉米、胡萝卜洗净切段;将排骨、姜片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 小时,再放入山药、玉米、胡萝卜,继续炖 30 分钟,最后加盐、少许胡椒粉调味即可。这道汤品清淡滋补,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健脾养胃。
- 蒸山药泥:取新鲜山药 2 根,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蒸锅蒸 20 分钟至软烂,取出后用勺子压成泥,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蜂蜜或桂花酱调味。这道做法简单快捷,最大程度保留了山药的营养,适合作为早餐或加餐,温和不刺激肠胃。
(二)萝卜:“秋吃萝卜赛人参”,润燥理气又排毒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其实秋季吃萝卜同样益处多多。萝卜性凉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理气消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秋季口干舌燥、咳嗽痰多、腹胀等不适。虽然萝卜性凉,但经过烹饪后,寒性会大大减弱,变得温和易消化,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秋季食用。
萝卜含有丰富的芥子油、膳食纤维、维生素 C 和多种酶类,芥子油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排毒;维生素 C 则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秋季感冒。此外,萝卜的含水量高达 90% 以上,能为身体补充水分,缓解秋燥带来的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
推荐做法:
- 萝卜丝丸子汤:准备白萝卜 1 根、猪肉末 200 克、葱花、姜末、淀粉、盐、香油。白萝卜去皮擦成丝,用开水焯烫 1 分钟去除辛辣味,捞出沥干水分,切碎后挤干水分;猪肉末中加入葱花、姜末、盐、少许淀粉,顺时针搅拌均匀,再加入萝卜碎拌匀,搓成小丸子;锅中加水烧开,放入丸子煮至浮起,再煮 3 分钟,加盐、香油调味,撒上葱花即可。这道汤品清淡爽口,既能润燥,又能补充蛋白质,适合秋季食用。
- 萝卜炖牛腩:取牛腩 500 克、白萝卜 1 根、姜片、葱段、八角、桂皮、香叶。牛腩洗净切块,冷水下锅焯水,捞出沥干;白萝卜去皮切块;锅中倒油,放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香叶炒出香味,加入牛腩翻炒至表面微黄,加生抽、老抽调味,再加入足量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2 小时,最后放入萝卜块,继续炖 30 分钟,加盐调味即可。牛腩富含蛋白质,萝卜能解腻,两者搭配营养均衡,口感软烂,适合中老年人补充能量。
(三)茭白:清热润燥的 “秋季水生珍品”
茭白是秋季特有的水生蔬菜,性平味甘,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健脾开胃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秋季燥热引起的口干舌燥、小便不利等问题。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以及多种矿物质,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维生素 B 族能帮助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秋季常见的失眠、烦躁等问题;钾元素则能帮助调节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
茭白的口感鲜嫩脆爽,容易消化,而且热量较低,即使是需要控制体重的中老年人也能放心食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茭白中含有较多草酸,食用前最好用开水焯烫一下,去除草酸,避免影响钙的吸收。
推荐做法:
- 清炒茭白:准备茭白 3 根、青椒 1 个、蒜末、盐、生抽、食用油。茭白去皮切成薄片,青椒洗净切丝;锅中倒油,放入蒜末炒香,加入茭白片翻炒 2 分钟,再加入青椒丝继续翻炒 1 分钟,加少许生抽、盐调味即可。这道菜清淡爽口,能最大程度保留茭白的营养,适合秋季下饭。
- 茭白炒肉片:取茭白 2 根、瘦肉 200 克、淀粉、生抽、盐、葱花。瘦肉切成薄片,用淀粉、生抽腌制 10 分钟;茭白去皮切片;锅中倒油,放入肉片翻炒至变色,盛出备用;锅中再倒少许油,放入茭白片翻炒 3 分钟,加入肉片继续翻炒 1 分钟,加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这道菜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清热润燥,适合中老年人秋季食用。
秋季中老年饮食原则:平补润燥,忌贪凉贪补
除了选择合适的食材,中老年人秋季饮食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更好地达到养生效果:
(一)平补为主,忌大补
秋季阳气渐收,脾胃功能减弱,此时不宜食用过于滋补的食物,如人参、鹿茸、羊肉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上火等问题。应选择温和的平补食材,如山药、萝卜、茭白、南瓜、莲子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损伤脾胃。
(二)少食多餐,减轻肠胃负担
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秋季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每天吃 4-5 餐,每餐七八分饱,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减轻肠胃消化负担。早餐可选择粥品、蒸蛋、山药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午餐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晚餐则应清淡,避免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三)多喝汤水,缓解秋燥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水,中老年人应多喝温开水、汤品、粥品等,补充水分,缓解秋燥。如山药排骨汤、萝卜丸子汤、小米粥、银耳莲子粥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滋养脾胃,一举两得。
(四)忌生冷寒凉,保护脾胃阳气
秋季脾胃功能较弱,中老年人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即使是水果,也应选择温和的品种,如苹果、梨、葡萄等,避免食用西瓜、香蕉等寒性水果。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养生的基础。秋季是养生的黄金季节,中老年人只要合理调整饮食,避开不适宜的食材,多吃温和滋补的碱性菜,遵循平补润燥的原则,就能有效改善秋燥带来的不适,保护脾胃健康,为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秋天,通过简单的饮食调整,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秋日的美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