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多年的 6 种 “健康宝藏”,多数人因谣言不敢碰,其实适量吃益处多

在日常饮食中,总有一些食物像 “背锅侠” 一样,明明营养丰富、对身体有益,却因为各种不实传言或片面认知,被贴上 “不健康”“有害” 的标签。很多人受这些说法影响,对它们避之不及,白白错失了获取营养的好机会。今天就来盘点 6 种被误解最深的食物,看看你是不是也一直冤枉了它们?

一、肥肉

提到肥肉,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高脂肪、会发胖、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不少人吃饭时会特意把肥肉剔除,甚至完全拒绝吃肥肉。但其实,肥肉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 “可怕”,适量食用对身体还有不少好处。

从营养成分来看,肥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而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尤其是肥肉中的饱和脂肪,虽然过量摄入确实有风险,但完全不摄入也会影响身体机能,比如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的吸收,而这些维生素对维持视力、骨骼健康、皮肤状态等都至关重要。

而且,肥肉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 Omega-3 脂肪酸,这种成分对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有积极作用。另外,适量吃肥肉还能改善食物口感,增进食欲。比如用肥肉炼制的猪油炒菜,能让菜品更香;炖肉时保留少量肥肉,能让肉质更鲜嫩多汁。

当然,吃肥肉也要讲究方法,不能过量。建议每周吃 1-2 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 50 克左右,并且尽量选择猪五花肉、牛肋条等脂肪分布相对均匀的部位,避免吃纯肥的部分。同时,搭配蔬菜、粗粮等一起食用,做到均衡饮食,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避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二、全脂牛奶

在牛奶的选择上,很多人会优先选择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认为全脂牛奶脂肪含量高,喝了容易发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实际上,全脂牛奶才是营养更全面的选择,对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适量饮用全脂牛奶利大于弊。

全脂牛奶保留了牛奶中的天然脂肪,这些脂肪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共轭亚油酸(CLA),这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能帮助调节身体代谢;另外,全脂牛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更高,像维生素 A、D、E、K,这些维生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非常重要,比如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而且,全脂牛奶的口感更浓郁醇厚,能带来更好的饮用体验,也更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对于需要控制食量的人来说,反而有一定的帮助。相关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全脂牛奶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反而可能因为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身体有更多益处。

不过,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人群,比如高血脂、肥胖症患者,或者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的人,在选择牛奶时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类。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天喝 300 毫升左右的全脂牛奶,是获取营养的好方式。

三、红薯

有些人认为红薯含糖量高,吃了容易升高血糖,还会导致发胖,所以不敢多吃。但实际上,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粗粮,适量食用不仅不会让人发胖,还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速度,帮助控制食量,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食物选择。同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问题,维持肠道健康。

红薯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虽然它也含有一定的糖分,但升糖指数(GI)并不算特别高,尤其是蒸红薯、煮红薯,升糖速度相对较慢。而且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钾元素等,维生素 C 能增强免疫力,钾元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预防高血压等疾病。

另外,红薯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 —— 脱氢表雄酮,这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能帮助延缓身体衰老。吃红薯时,建议选择蒸、煮、烤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可以将红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替代部分米饭、面条,这样既能丰富饮食结构,又能获取更多营养。一般建议每天吃 100-200 克红薯为宜。

四、巧克力

一提到巧克力,很多人就会想到 “高糖、高热量、容易蛀牙、会发胖”,把它归为 “垃圾食品” 的行列,尤其是家长,更是不让孩子多吃巧克力。但其实,真正的黑巧克力(可可含量在 70% 以上)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

黑巧克力中含有丰富的可可多酚,这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有助于延缓衰老,还能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黑巧克力中还含有咖啡因和可可碱,这两种成分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帮助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缓解疲劳。

另外,黑巧克力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油酸,这种成分对调节血脂有积极作用,适量摄入并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容易导致发胖。而且,黑巧克力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能让人产生愉悦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不过,在选择巧克力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可可含量,尽量选择可可含量在 70% 以上的黑巧克力,避免选择可可含量低、添加了大量糖分和添加剂的牛奶巧克力或白巧克力。而且,食用黑巧克力也要控制量,每天吃 10-20 克即可,过量食用还是会导致热量超标。

五、坚果

有些人觉得坚果脂肪含量高、热量高,吃了容易发胖,所以不敢吃。但实际上,坚果是 “营养密度” 很高的食物,适量食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还能帮助控制体重。

坚果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 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这些成分对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能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坚果中还含有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E、B 族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镁等),这些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

坚果中的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帮助控制食量,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在两餐之间适量吃一些坚果,能有效避免因饥饿而摄入过多的食物。相关研究表明,经常适量食用坚果的人,体重超标的风险反而更低。

不过,吃坚果也要讲究方法。首先,要选择原味、未经过多加工的坚果,比如原味核桃、杏仁、腰果等,避免选择盐焗、糖炒、油炸的坚果,这些坚果中添加了大量的盐分、糖分和油脂,会增加身体负担。其次,要控制食用量,每天吃 20-30 克坚果为宜,大约相当于一小把的量,过量食用还是会导致热量超标。

六、海带

很多人觉得海带口感不好,而且担心海带生长在海里,会吸附海里的重金属,吃了对身体有害,所以很少吃海带。但实际上,海带是一种 “天然的营养宝库”,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只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海带,适量食用是非常安全的。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和身体生长非常重要,适量食用海带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

同时,海带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问题,维持肠道健康。海带中还含有褐藻酸钾、褐藻酸钠等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能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另外,海带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钙、铁、镁等,这些营养成分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在烹饪海带时,可以选择凉拌、煮汤、炒菜等多种方式,让口感更丰富。一般建议每周吃 1-2 次海带,每次吃 50-100 克为宜。

其实,很多食物本身并没有 “绝对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如何烹饪以及食用量。我们在饮食上不能盲目相信传言,要学会科学看待食物的营养价值,做到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