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8 天超长假期催生了团圆家宴、走亲送礼、户外旅行等多元消费场景,也让 “金九银十” 消费旺季的竞争愈发激烈。当消费者告别冲动消费,迈入 “饮酒量理性、价格选择理性、风格偏好理性” 的 “三理性” 时代,单纯的打折促销已难奏效。从主播共创到 IP 联名,从即时零售到文化赋能,各大消费品牌正以情感为纽带,在营销创新中寻找增长密码,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旺季突围战。

月饼赛道:文化赋能与全周期运营的双重突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饼不同”,2025 年的月饼市场早已跳出 “口味比拼” 的传统框架,成为文化表达与情感传递的载体。高校与博物馆的 “跨界玩票” 率先点燃市场热度,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月饼、天津大学的 130 周年校庆 “百卅喜饼” 将青春记忆与校园情怀融入方寸之间,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长安大排档联名的 “博物馆奇妙夜” 礼盒更把月饼塑造成皇后玉玺、青铜器造型,搭配虎符香挂,让食品兼具趣味性与收藏价值。
专业月饼企业的创新则更显系统性。北京稻香村以 “京韵中轴” 礼盒为核心,将永定门、钟鼓楼等地标建筑元素融入设计,用古都文脉构建情感连接;苏州稻香村的 “双线作战” 堪称典范 —— 与 “与辉同行” 深度共创的 “月满九州” 礼盒,汇集九种地域风味,经双方团队反复打磨,在董宇辉直播间半小时内售出十几万盒,成为中秋 “文化担当”;同时延续 IP 联名经验,与二次元游戏《鸣潮》推出定制礼盒,以 “游戏 IP + 非遗技艺 + 社交营销” 精准俘获 Z 世代。
广州酒家则直击节庆品牌 “节日记忆断层” 的痛点,打造 “全周期运营” 模式。提前两个月开启预售锁客,节后推出 “中秋回味” 系列延伸产品,更将月饼工艺转化为日常茶点,让品牌认知渗透到非节庆场景。这种从文化共鸣到场景延伸的布局,印证了月饼营销已从 “短期销量冲刺” 转向 “长期情感维系” 的新逻辑。

白酒市场:保守底色下的精准破局之道
受上半年行业承压与库存压力影响,2025 年双节白酒营销呈现 “整体保守、局部创新” 的特征。汾酒的 “扫码红包 + 加油红包”、迎驾贡酒的 “扫码再来一瓶”、今世缘的 “一箱减 60” 等活动,虽以 “变相降价” 为主旋律,但通过微信分享祝福等社交裂变设计,实现了促销效果的最大化。即便是茅台也罕见推出多档组合套餐,以 “飞天 + 生肖酒”“飞天 + 精品酒” 的搭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在普遍收缩的态势中,部分酒企的创新探索尤为亮眼。沱牌精准切入即时零售赛道,将五城终端门店接入美团平台,借助流量加持实现 “线上下单、即时达饮”,更在成都 23 家餐饮门店推出 “沱牌 T68 + 招牌菜” 组合,聚焦烧烤、江湖菜等年轻消费场景,直接提升即饮市场动销效率。水井坊与微信礼物合作的 “聚福节” 则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生态,近 20 座城市的 “聚福街” 沉浸式空间与线上福卡互动形成闭环,让品牌融入团圆场景。
“苏酒双雄” 的情绪营销更具行业启示。洋河股份推出 59 元高线光瓶酒,以 “去掉包装喝好酒” 的价值主张契合理性消费趋势,同时借京东战略合作强化 “兄弟情” 情感连接;今世缘冠名淮安苏超球队,通过城市荣誉战激发地域文化认同。正如业内所言,当白酒消费从 “物质满足” 升级为 “精神共鸣”,这些精准绑定情感与场景的尝试,正在为行业调整期的发展寻找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五粮液虽第三次牵手央视中秋晚会,但营销费用减半,折射出酒企 “重转化、轻声量” 的品效合一诉求。
跨界创新:小众突围与大众共鸣的营销智慧
在月饼与白酒之外,更多消费品类以 “小切口” 实现 “大传播”,展现出双节营销的多元可能性。大闸蟹市场打破 “阳澄湖垄断” 格局,洪泽湖大闸蟹通过快手《了不起的家乡土特产》短片,借助本地化内容营销刷新全国消费者认知,让区域品牌借家乡情怀破圈。
六个核桃的 “黄金核桃” 活动堪称节日营销经典案例。在金价大涨背景下,推出 6.66 克纯金大奖与现金红包,石家庄田女士的中奖经历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形成 “买核桃乳中金核桃” 的自发传播,既强化了 “六六大顺” 的送礼寓意,又以 “真金白银” 的刺激制造社交事件,巩固了节庆礼品地位。其背后是品牌对 “仪式感经济” 的精准把握 —— 尼尔森 IQ 报告显示,这种兼具情感价值与实际回馈的营销,最能打动理性消费者。
海天味业的 “内容落地” 策略更显深度。独家冠名的《一饭封神》节目中,产品自然融入地域风味比拼场景,实现文化共鸣;线下联动美团上线 “美味封神榜”,将节目中的厨师餐厅导入大众点评,通过 #厨师餐厅指路# 话题激发网友自发参与,完成从内容曝光到消费转化的闭环。这种 “内容破圈 — 场景落地 — 社交裂变” 的组合拳,让品牌烟火气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从消费趋势来看,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当政策暖风助推消费复苏,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消费需求持续攀升,品牌唯有跳出价格战陷阱,在文化赋能中构建认同,在场景融合中贴近需求,在情感互动中培育忠诚,才能在双节旺季真正站稳脚跟。2025 年的双节营销战场已经证明,理性消费时代的增长密码,终究藏在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