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清晨:30 年经验饲养员的致命疏忽

当地时间 9 月 10 日上午 11 时许,泰国曼谷野生动物园的猛兽区内,58 岁的詹・兰卡那斯米(Jian Rangkasamee)驾驶引导皮卡行驶在观光路线上。这位拥有 30 余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员工,本该像往常一样引导动物归位,为后续观光车开辟安全通道。但当车辆行至一处开阔地带时,他突然停车开门,背对不远处的狮群走下车 —— 据称是为捡拾掉落的物品或清理路面垃圾。

这一违反园区铁律的举动,瞬间点燃了致命危机。观光车上的游客清晰目睹:一只狮子从 10 米外悄然逼近,在詹转身的刹那猛然扑出,利爪死死锁住其身体并拖拽倒地。几秒钟内,另外 3-4 只狮子闻声围拢,加入撕咬行列。“起初我们以为是狮子在和饲养员拥抱玩耍,直到鲜血溅开才意识到不对劲。” 一名目击者事后仍心有余悸,观光车司机立即鸣笛、游客集体呼喊,却丝毫无法撼动沉浸在捕猎本能中的狮群。

尸检揭秘:三大致命伤与谣言澄清

15 分钟后,持武器的园方工作人员终于驱散狮群,但詹已倒在血泊中失去生命体征。9 月 11 日,泰国警察医院法医学研究所公布的尸检结果揭开了悲剧细节:死者颈部骨折导致全身瘫痪,右腿根部动静脉断裂引发大出血,气管损伤使其无法呼救,这三处致命伤共同终结了他的生命。法医同时澄清 “被狮子吞噬” 的传言,确认其器官完整,伤口均为撕咬所致,无组织缺失。

詹的妹妹拉塔纳到场见证尸检时透露,哥哥生前无基础疾病,近期工作状态正常,与园内狮子素有 “熟悉感”。园方声明也证实,詹负责照料老虎与狮子二十余年,此前从未发生过冲突。这种长期相处形成的松懈,或许正是悲剧的伏笔 —— 泰国野生动物之友基金会成员埃德温・维克在社交媒体直言:“再温顺的圈养猛兽,其捕猎本能也会在毫无预警时觉醒。”

狮群命运:惩罚还是枉杀?舆论陷入撕裂

事件发生后,动物园紧急关闭进行安全排查,而 5 只 “肇事” 狮子可能被安乐死的消息,迅速引发全球热议。支持方援引行业惯例警示:“狮子一旦尝到人血,可能改变食性,未来攻击风险剧增。” 类似案例并不鲜见,2015 年中国虎山生态园饲养员遭脱笼狮子咬死,肇事狮子最终被特警击毙。

但更多声音对此表示愤慨。动物保护者指出,事故根源是人类违规,狮子的攻击属于自然本能。南非约翰内斯堡野生动物园 2016 年曾发生狮子咬死开窗游客事件,园方最终未处置狮子,理由是 “动物无错”。有网友进一步质疑:“是否存在饲养疏忽?若狮子长期营养不良,也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目前警方已调取监控,并对詹的遗体进行酒精、毒品检测,结果将在 3 日内公布,为狮群命运的裁决提供依据。

安全之困:野生动物园的 “规则与人性” 博弈

这起悲剧再次戳中野生动物园的安全痛点。数据显示,全球多数猛兽伤人事件均与 “违规接触” 相关:美国黄石公园明确规定,自驾游游客开窗、下车均属违法;非洲克鲁格国家公园设置强制检查点,敞篷车、车窗破损车辆严禁入内。而国内专家指出,部分园区存在警示不足、隔离措施缺失等问题,北京野生动物园等机构已采用壕沟、地下电网等物理隔离手段,杜绝人与猛兽直接接触。

“最危险的不是动物,而是人类的侥幸心理。” 行业人士分析,詹作为资深员工明知禁令却贸然下车,折射出长期从业形成的 “经验主义陷阱”。正如多伦多非洲野生动物园的入园警示所言:“安全的唯一前提,是让规则高于一切侥幸。” 目前曼谷这家动物园已启动安全规程全面审查,但逝去的生命与待决的狮群,都在警示着人与动物相处的永恒底线 —— 敬畏本能,恪守边界。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