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睡眠障碍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且困扰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攀升,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等。失眠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日间功能状态,还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慢性病风险升高直接关联。
9 月 21 日,在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 “2025 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 上,失眠症治疗的前沿学术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们指出,以达利雷生为代表的新一代失眠药物 ——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较传统失眠药物有了大幅改善。
传统的失眠治疗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BZRA)和非苯二氮䓬类受体抑制剂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入睡,但也存在着诸多副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能引发肿瘤、容易出现跌倒以及影响认知等,非苯二氮䓬类受体抑制剂则可能影响记忆力,褪黑素类药物也可能出现反应变慢等情况。这些副作用使得患者在使用传统药物时往往面临着诸多顾虑,也限制了药物的长期使用。
达利雷生作为新一代的失眠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截然不同。它通过阻断食欲素神经肽(食欲素 A 和 B)与其受体的结合,有效降低过度觉醒,从而诱导符合生理特征的睡眠。这种精准作用于失眠核心病理生理环节的机制,使得达利雷生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海外及中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达利雷生可显著缩短入睡用时,显著减少入睡后的觉醒时间,且后半夜改善幅度尤为突出,同时还能延长主观总睡眠时间,减轻患者失眠的主观感受。由于其 8 小时的半衰期,患者使用后无宿醉感、昏睡感,不影响白天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安全性良好,且无停药反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玉平教授在论坛上解读达利雷生中国临床 Ⅲ 期相关数据时表示,50mg 的达利雷生还能显著改善夜间睡眠的维持,使入睡后觉醒的累计时间减少 35 分钟,同时缩短入睡前期 36 分钟的潜伏期。
除了达利雷生,目前国内获批的食欲素双受体拮抗剂还包括卫材药业旗下的莱博雷生。莱博雷生于今年 5 月 27 日获批上市,目前已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药品批准和上市。与达利雷生一样,莱博雷生也精准靶向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的关键开关 —— 食欲素系统,能够实现更快入眠、更好睡眠维持和更高质量的睡眠。在京东平台上,达利雷生(科唯可 ®)50mg20 片的价格为 398 元,日均治疗价格约 19.9 元;莱博雷生(达卫可 ®)5mg14 片 * 2 版的价格为 498 元,日均治疗价格约 17.97 元。两款药物均参与了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进入了《通过 2025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这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受益。
从市场研发管线来看,多家药企已经纷纷进入新一代失眠药的 “军备赛”。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扬子江药业的法赞雷生已向 NCDE 提交 NDA;翰森制药旗下新型 OX2R 拮抗剂 HS – 10506 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布瑞迅药业靶点为 OX2R 的 BrP – 01096 正在开展 Ⅰ 期临床试验。从国际范围来看,默克、强生、GSK 等 MNC 在该领域也均有所布局。
新一代失眠药物的出现,为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使得患者在治疗失眠时拥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然而,专家也指出,失眠需要辨症施治,不同的类型,治疗和用药方案也不同。新一代失眠药物虽然在整体上表现出色,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只有在适合的人群中合理地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随着对失眠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失眠治疗药物问世,为广大失眠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睡眠和更加健康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失眠问题的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压力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失眠的发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