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Pro 首发遇冷:黄牛拒收,市场热度分化

2025 年 9 月 19 日,备受瞩目的 iPhone 17 系列正式发售,这本应是苹果粉丝们翘首以盼的时刻,也是手机市场的一场盛宴。然而,首发日的市场表现却呈现出了令人意外的景象,其中 iPhone 17 Pro 更是遭遇了黄牛拒收的尴尬局面,与消费者在门店前的抢购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清晨 8 点,苹果官方零售店提前开门营业,迎接预约取货的用户。门店外,长队蜿蜒,不少消费者满怀期待,希望能第一时间拿到新机。线上抢购到首批货源的用户,也陆续收到了心心念念的 iPhone 17 系列手机。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来看,iPhone 17 系列似乎延续了苹果产品一贯的吸引力。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黄牛市场时,却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价格方面,iPhone 17 系列此次的定价有其自身的体系。iPhone 17 的 256GB 版本售价 5999 元,512GB 版本为 7999 元;iPhone 17 Pro 的 256GB 版定价 8999 元,512GB 版 10999 元,1TB 版则高达 12999 元;iPhone 17 Pro Max 的价格区间为 256GB 版 9999 元至 2TB 版的 17999 元。这样的定价在高端手机市场中,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但今年,市场的反应却有些异常。

笔者在首发日咨询了多位从事手机倒卖的商家,得到的反馈惊人地一致。对于 iPhone 17 标准版,黄牛们基本只愿以原价收购,一分钱的溢价都不愿意出。而 iPhone 17 Pro 的情况更为糟糕,大部分黄牛直接拒绝收购,仅有 256GB 型号在个别时候会有少许溢价,且价格波动极为频繁,几乎无利可图。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 Max 则根据版本不同,还有一定的加价空间,加价幅度在 200 – 600 元不等,其中 256GB 版本最受黄牛青睐。

一位资深黄牛无奈地表示:“现在收手机得谨慎再谨慎,iPhone 17 Pro 根本卖不起来价,收了很可能砸在手里。之所以 256GB 版的 Pro Max 还愿意给出相对好点的价格,是因为市场上对这个版本的需求相对多一些,其他版本真的是不敢轻易碰。” 从颜色偏好来看,今年新增的橙色以及传统的银色在二手市场上更受欢迎,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 iPhone 17 Pro 整体遇冷的局面。

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众多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有网友称:“我顺口问了一嘴黄牛,黄牛看到 Pro 直摇头,只要 Pro Max。” 还有网友感慨:“这真不是玩笑,就发生在我身上,问了俩黄牛,Pro 直接拒收,看来只能留着自己用了,苹果这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些来自一线的反馈,进一步证实了 iPhone 17 Pro 在黄牛市场的不受待见。

苹果官网显示,目前 iPhone 17 全系列在线订购的发货时间均为 3 – 4 周,看似需求旺盛。但结合黄牛市场的情况来看,iPhone 17 系列破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以往,苹果新机发售初期,由于货源紧张,黄牛往往能通过倒卖赚取高额差价。然而今年,电商平台的补贴策略以及苹果自身可能的备货调整,使得市场上的货源相对充足,消费者无需通过黄牛就能较为轻松地购买到新机,这极大地压缩了黄牛的利润空间。

从产品本身来看,iPhone 17 Pro 在升级幅度上可能并未达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预期。相比之下,iPhone 17 标准版虽然配置相对基础,但凭借着较为亲民的价格,尤其是起始存储升级为 256GB 且屏幕升级为 120Hz 高刷,在性价比方面更具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原本可能购买 Pro 版本的用户。

此次 iPhone 17 Pro 首发遇冷,不仅反映出苹果在产品策略和市场供需关系上的微妙变化,也预示着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iPhone 17 系列能否扭转局面,摆脱破发的阴影,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市场变化或许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而对于苹果和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如何在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