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的 “脂肪肝”,绝不是 “没事” 两个字!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定期体检成为了许多人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体检报告上赫然出现 “脂肪肝” 三个字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个小问题,只要注意下饮食就好。但实际上,脂肪肝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绝不是轻飘飘的 “没事” 两个字就能带过的。

通俗来讲,脂肪肝就是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超标了。医学上对其定义更为严谨:当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衡,或者储存出现障碍,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脂肪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若脂肪总量超出常量一倍,或者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浸润达到 30% – 50%,便可确诊为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多种多样。肥胖是常见原因之一,过多的脂肪组织不仅堆积在皮下,也会在肝脏内沉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脂质水平过高,也会促使脂肪在肝脏内过度积累。而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来说,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会干扰脂肪代谢,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此外,妊娠期间女性身体代谢变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营养不良等,也可能诱发脂肪肝,只是这些情况相对少见。

很多人觉得,有了脂肪肝似乎也没什么明显症状,便不放在心上。可事实上,脂肪肝的危害不容小觑。轻度脂肪肝或许没有明显不适,但肝脏内部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会逐渐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承担着解毒、合成蛋白质、参与脂肪和糖代谢等诸多关键任务。一旦肝脏功能受损,就如同机器的核心部件出了故障,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随着脂肪肝病情进展,脂肪过度堆积会引发肝细胞炎症反应。肝细胞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就会逐渐受损,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等会升高。若不加以控制,炎症持续发展,肝脏内纤维组织开始增生,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阶段,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功能严重受损,且肝硬化往往是不可逆的,患者会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的脂肪肝状态还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肝癌的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不仅如此,脂肪肝还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它常常与代谢综合征结伴出现,代谢综合征包含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症状。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同时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既然脂肪肝危害如此之大,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积极寻找并消除病因。如果是肥胖导致的,就需要通过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优化血糖管理方案;高脂血症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脂治疗;而对于饮酒引起的,戒酒则是关键。

在饮食营养方面,也需要精心调整。控制总能量摄入是首要任务。体重正常且从事轻度身体活动的人,每天每公斤体重能量摄入宜控制在 30 千卡,以防止脂肪进一步堆积。肥胖或超重者,则要逐步减轻体重,每天每公斤体重能量摄入减至 20 – 25 千卡。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对脂肪肝患者至关重要,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 1.2 – 1.5 克。优质蛋白质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像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人,每天应摄入 72 – 90 克蛋白质,可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同时,要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脂肪,加重肥胖,促使肝内脂肪形成。应多选择谷薯类食物,尤其是粗加工的谷类,减少精制糖、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以及甜点心的摄入,更要远离含糖饮料。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同样关键,植物油中的谷固醇、豆固醇以及必需脂肪酸有降脂作用,能阻止或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利于脂肪肝的防治。脂肪供能应不超过全天总能量的 25%,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 300 毫克。此外,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充足供应也不可或缺。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调节血脂、血糖。日常饮食要粗细搭配,每餐都应安排新鲜蔬菜,每天保证摄入适量水果,以获取充足的膳食纤维。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饮食调整,这里给出一份一日食谱示例。早餐可以是全麦馒头一个,搭配韭菜炒鸡蛋补充蛋白质,再加上一杯脱脂牛奶和菠菜拌果仁,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午餐选择糙米饭一小碗作为主食,芹菜炒肉丝富含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素炒莴笋清爽可口,补充多种维生素。晚餐来一碗杂粮粥,搭配玉米面窝头,还有手撕包菜和素炒豆腐,营养均衡又饱腹。

脂肪肝绝不是可以忽视的小问题。从现在开始,重视体检报告上的 “脂肪肝” 提示,积极采取行动,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让肝脏重新恢复健康活力,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